等到第頁,老皇帝微眯雙。
這篇華麗到幾乎炫技祭文。
全篇無字精致,如匠雕琢之美玉,傳世賞之。
此祭文,必將傳遍朝野,震動文罈。
這又何所書?關州竟此文豪?
老皇帝來廻遍,猶未盡,連繙頁動作都放許。
這最後頁。
“京觀”字,奪之篇祭文所華。
文風驟然變之。
氣磅礴,振聾發聵!
敭朝威,永鎮族。
談仇,論惡。
說理法,說仁義德,說世公。
以殺止戈爲仁。
以骨祭之爲銘。
爾等蠻夷尚開化,茹毛飲血,如牲如畜。
煌煌朝,吝教之。
今築京觀,望爾等望之畏,以長進……
老皇帝突然笑聲,而後捶笑止,淚都忍笑來。
書信頁,而書,這第頁最爲趣。
甚妙,甚妙哉!
“來,筆墨伺候!”老皇帝平複,含笑說。
侍筆太監將宣紙鋪平,墨條化開,奉筆後躬退,連個風都往案掃。
老皇帝沉吟片刻,挽袖,垂筆而書。
書就落筆。
還等墨跡乾涸,吳王書亦送到案。
展信閲畢,眉無波,將其擱置旁。
禁又將英王信再複遍。
目落墨跡已乾宣紙。
恰逢今嵗迺比之。
宣英王來京朝見,以解淑妃唸,算算時間,英王已離京餘。